最近,一位曾经突出重围的“考一代”吐槽自己的“低分学渣娃”,引起很多考一代的共鸣:

“我南开硕士生,老公复旦博士,女儿二年级两门加起来35分,还没她的体温高。”

哪怕是清华大学的博士生,也丝毫不影响儿子数学19分。

高赞评论直接一语道破“真相”:“祖坟上已经冒过青烟了,不能一直冒了。”

之前还有北大教育学院的副教授丁延庆,吐槽自己的“学渣”女儿,感慨:“我想让孩子逆天改命,孩子却让我认命。”

这番糅杂着不甘、无奈、释然的感慨,戳中了很多学霸父母。

随后#孩子成绩和父母学历有多大关系#的话题也上了热搜。

为何近些年,听到越来越多的学霸父母吐槽孩子是学渣?

一些考二代甚至集中放弃清北等985,是看清后的躺平吗?

高学历父母的孩子,长大后学历不如父母是常态吗?背后深究起来,有哪些原因呢?

1

考二代集中放弃985

清北二代只有10%能进清北?

在某综艺的一期节目,开展了一次特殊的高考誓师大会。

高三的孩子们走进操场,所有人排成一条直线,准备参加跑步大赛。在起跑之前,节目组问了高考生们6个问题(都是跟父母有关的)。

如果题目里的情况你符合,就可以前进6步。6个问题分别是:

六道题目已过,原本整齐划一的起跑线已经大不相同。有人遥遥领先,有人依旧站在原点。

这些孩子所在的位置,就像他们的人生起跑线,大不相同。

而站在所谓起跑线前面的,无疑有考二代的身影。

父母曾受益于高考、被高考改变命运,有天然的一定教育优势。

不过,学霸的孩子就是学霸吗?也不是绝对的。事实上,清北校友群体,正在大规模地抛弃“清北”这个“鸡娃”目标。

有一位清华本硕博的妈妈分享,自己求学阶段顺风顺水,认为:“和我这种一路全靠自鸡的普通出身的娃相比,我的孩子条件太优越了。”

于是她暗自规划了孩子未来的发展路线:本科清北、国外读研,在学前教育上也是不遗余力。

但是她给孩子传授的学习经验,都被当作了耳旁风,孩子的成绩也不如人意。

图片来源:《0.5的男人》剧照

科幻作家郝景芳,曾经精细地计算过这样一个场景:每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共录取6000名本科生和13000名研究生与博士生,再加上其他的MBA等课程,总计约20000人。

假设这20000人中有一半留在北京,并且他们全部内部结婚,那么每年能诞生的“清北二代”数量就是5000个。

但是,清华北大每年在北京录取仅录取500到600个本科生。

也就是说,假设其他考二代都不参与竞争,只有“清北考二代”竞争,那也只能考到前10%,才能再次进入清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然而谁又能保证,自己的孩子能稳稳地居于那前10%?

基于这样的现实,清华本硕博的妈妈坦然得说:“我现在的愿望就是他能够考上高中,对孩子的期待早就已经从清北、985、211、一本、本科,下滑到只要是大学就行。

不行的话,职高也能接受,学个手艺也好,毕竟蓝领的工作机会也不少。”

不得不说,考一代们面临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如一位考一代家长所说:“我们当时的路想想真是就是反向筛选,是时代筛选了我们,但不是我们努力获得了时代。”

时代不同,竞争压力、教育生态等等都不尽相同,考二代和父母们不得不接受,“自己不如父母、孩子不如自己”在未来大概率会发生。

2

“父母双学霸,娃却是学渣”,

问题出在哪?

其实,考二代不如考一代,父母学霸孩子学渣,并不是某个家庭或个体家长、孩子的原因,它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NO.1

科学研究表明

智商也遵循“均值回归”

学霸父母可能陷入怀疑:“自己为什么偏偏生了一个资质如此差的孩子?”

其实统计学上有个概念,叫“均值回归”。而科学家高尔顿在实验中发现,人类的遗传智商也遵循均值回归。

回归意思,不是单纯指一代不如一代。是指如果父母接近人类极限,后代不可能无限制“聪明”下去,总体呈现正态分布规律。

虽然大家对这个原理还存在争议,但不得不说,这确实是可能的一个原因。

另外有社交媒体博主做过一个小统计,问网友中有多少感觉自己能超越父母?

随后该博主公布了这个小范围统计的结果,在1028名参与者中:

32%的网友认为自己完全超越了,18%的认为部分超越,有50%的则觉得完全没超越。

也就是说,从小范围的调研来看,学霸父母学渣娃的概率至少超过半数,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低。

NO.2

“高学历”从稀有变标配

“内卷”从无到越来越重

回顾过去,“考一代”在竞争压力较小的情况下,通过知识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有父亲分享自己的求学经历:“我们这代人,是享受过知识红利的一代人。

而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不仅我国的公民平均学历水平不断提升,高学历人群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快速增加。

与高学历逐渐成为“标配”对应的,是内卷从上一代的几乎没有,到现在越来越严重。

原本就大概率可能不如父母的考二代,在内卷压力下,处境更难了。

内卷不断抬高名校的录取分数,孩子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面对学业,去和同学竞争,从而获得有限的“入场券”。

“考一代”因知识改变了命运,但当成功轨迹无法照搬照抄,不能够完美复制,该何去何从?

NO.3

让孩子卸下重负自由生长,

或许比“考好”更重要

北京师范大学大三学生祁莫雨(化名)是名副其实的“考二代”,根据她回忆,从高中开始,父母就对她成绩的要求越来越高。

“我能明显地感觉到妈妈的紧张。她会有意无意地跟我说希望我考上哪所大学,或者跟我念叨哪个亲戚在哪里工作。”

虽然能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高期待,但她坦言并不是很喜欢:

“比如高考那会儿,父母给我的压力让我很恐惧,害怕考不好。选专业也是,妈妈特别想让我去学法律、金融这样的专业,可我觉得自己不适合,费了很大努力才把我妈说服。

有的时候她会跟我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这让我很不舒服,我觉得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不存在可比性。”

而她,是众多承担学霸父母高期待的考二代之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过高的期待会耗光孩子的学习动力,也消磨了孩子的生命活力。

2019年初,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做了一项调查,问家长能不能接受孩子将来是个平凡人,参与调查的1863名家长中,有72.6%的人表示:能接受。

然而,同样还是这个调查,68.8%的受访家长坦言对孩子有很高期待;另外,57.7%的家长坦承,他们会羡慕别人家孩子表现优秀。

一边说能接受,一边又有高期待,中国家长内心的矛盾可见一斑。

而落到学霸父母、考一代身上,这份高期待,只会更甚;放下高期待,接受孩子可能是个普通人,难度更大。

3

身为考一代的我,

该如何与低分孩子和解?

都说,人的成熟有三层境界:懂得父母是普通人,接受自己是普通人,允许孩子是普通人。而第三层,可能是最难的。

NO.1

父母对孩子的期待管理

该如何做?

在北京从事科研工作的佟茜(化名)和她的丈夫都是“高知”,他们曾因孩子“顽皮”、“成绩不理想”等教育问题感到极度焦虑。

“我们总是因此着急,甚至怀疑自己的好基因没有遗传给孩子。”他们尝试了各种办法,但儿子的成绩始终没有明显提高。

后来,他们主动阅读了一些关于教育心理的书籍,逐渐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和期待。

“我们开始从孩子身上发现他的闪光点。虽然他在整体成绩上表现不佳,但英语成绩一直不错,他对学习英语也有浓厚的兴趣,特别喜欢上口语课。”

还有家长分享自己慢慢转变理念,“相信孩子以后是有孩子自己的出路的,而且是他们自己走出来的,大人不用特别担心或焦虑,也少干扰。”

父母们通常对孩子的人生充满期待,这种期待也会深深地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轨迹。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教授陈祉妍指出,父母对孩子抱有高期待并非全然是坏事。

积极的、正向的期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努力并获得成就感。

然而,如果这种期待缺乏对孩子们实际情况的考量,或者忽视他们的成长,那么这反而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我们需要接纳孩子的平凡,并且意识到平凡不等于平庸。

NO.2

改变评判标准,

上清北和过好一生没有必然联系

当外界的评价标准已经过于单一时,我们身为父母,更需要让对孩子的评价变得多元。

人生的路径有千万种,并不是“考好分数、找好工作”才是最优解。上清华北大,和过好这一生,也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孩子是否“超越”父母,仅仅凭借学历和收入作为判断标准吗?当然不是。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指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认为:“评价孩子有很多维度,比如成绩、人际交往、特长、艺术和运动等。”

用单一的标准去衡量、塑造孩子,是片面的、也是短视的。

图片来源:韩剧《我的解放日志》剧照

人生目标本来就应该是多样化的,孩子不是什么考二代,孩子就是他们自己,会在属于自己的花期开花,奔赴自己的远方。

而“考二代”们选择放弃985,也并非躺平,放弃了对学业和未来的追求;

是抛开考二代的标签,不重复父母所谓的成功轨迹,去成为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参考资料:

[1]卡拉与小伙伴-清北二代集中放弃清北,看透还是认命?

[2]博雅小课堂-高考赢家启示录 |颤抖吧,考二代正式登场

[3]小怪兽在南半球-679分才够清华北大?收割名校的北京“考二代”和崛起的海淀家长们

[4]常青藤爸爸-中产父母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娃长大后远不如自己

[5]中国青年报-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凡吗 72.6%受访家长能接受孩子将来是个平凡人

[6]中国青年报-调查:近七成受访家长对孩子有高期待,过半家长羡慕别家孩子

[7]灼见-北大教授吐槽“学渣”女儿火了:“我教孩子逆天改命,他却教我学会认命”

[8]南方周末-一位北大学者的家庭教育:我接受女儿是个平庸的孩子了

点赞(0) 打赏
-->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